來源: 黃山供銷集團有限公司 時間: 2025-08-14 瀏覽次數:148
8月12日上午,陽光灑滿徽州大地,黃山市田園徽州精致農業產業協會聯合黃山市供銷社(黃山供銷集團)三農事業部及休寧縣供銷社組成走訪組,深入休寧縣田間地頭與生產車間,先后走進黃山將軍米酒有限責任公司、休寧縣和福園家庭農場、黃山佳龍綠色食品有限公司,探尋徽州精致農業的創新實踐與文化根脈。
一甕米酒藏文脈:將軍米酒的“非遺新傳”


走進黃山將軍米酒有限責任公司,5000多平方米的廠區里,傳統酒曲的醇香與現代生產的秩序交融。作為五城米酒文化的守護者,這家企業以“保護、傳承、挖掘”為初心,讓百年釀造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活力。從“徽嫂”商標注冊,到獲評“安徽省著名商標”,將軍米酒的每一步都踩著文化傳承的節拍。
令人矚目的是,它推動“五城米酒”先后成為“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”和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”,讓地方風味有了“身份證”。這里既有市級非遺傳承人坐鎮,也有年輕一代用新理念激活老手藝。
一畝農莊見循環:和福園的“生態辯證法”


從米酒廠驅車片刻,便抵達休寧縣和福園家庭農場。302畝的土地上,大棚蔬菜綠意盎然,散養的雞鴨在田埂間踱步,魚塘波光粼粼,果樹壓彎枝頭——一幅“蔬菜—養殖—魚塘—果樹”的循環圖景徐徐展開。
“爛菜葉喂雞鴨,雞糞作為魚塘肥,塘泥養果樹,果樹下套種蔬菜”,農場主的“生態經”藏著樸素的智慧。作為“國家級蔬菜標準園”“安徽省示范家庭農場”,和福園用10年時間探索出生態種植區、生態養殖區、果樹采摘區與農旅休閑區“4區融合”模式。這份“綠色答卷”不僅擦亮了“無公害”品牌,更寫滿社會效益。老弱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,土地在循環中提質增效——和福園的實踐,正是徽州“生態富民”的生動注腳。
一塊茶干連古今:佳龍食品的“產業融合路”


位于五城茶干發源地龍灣的黃山佳龍綠色食品有限公司,15300平方米的廠區里藏著“小茶干”的“大文章”。這里不僅有現代化加工廠房,更有國內首家茶干工藝博覽館,讓一塊茶干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紐帶。


作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,佳龍食品用嚴苛標準筑牢品質,“龍灣”品牌斬獲“安徽省著名商標”“安徽老字號”等稱號,更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。從“中國專利及新產品博覽會金獎”到“上海世博會安徽周主題博覽會金獎”,一塊塊茶干帶著徽州風味走向全國。
精致農業的徽州啟示:守正創新 多元共生
此次走訪,三家企業雖領域不同,卻共同勾勒出黃山精致農業的核心密碼:以文化為根,守護非遺技藝與地域特色;以生態為基,踐行綠色循環發展理念;以創新為翼,推動一二三產融合與人才回歸。將軍米酒的“非遺新傳”,和福園的“生態共富”,佳龍食品的“文旅融合”,是產業模式的精耕細作,更是文化價值的精準傳遞。
未來,在田園徽州精致農業產業協會等多方聯動下,這些“精耕者”將繼續探索,讓黃山的好山好水,孕育出更多有故事、有品質、有溫度的農業精品,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徽州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