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穗里的風雨守護
在市糧食儲備庫負責人宋鍵斌的辦公桌上,政策文件總是布滿圈畫,頁邊空白處寫滿了“可借鑒”“需調整”的批注。他常言:“政策是指南針,而非束縛手腳的鐐銬。”2025年推進“優糧優儲”試點期間,他多次奔赴先發地區考察學習,筆記密密麻麻,從儲糧倉溫濕度控制到優質糧篩選標準,從日常糧情監控到保管要點,事無巨細。深夜,辦公室的燈常亮著,他鋪開三張演算紙,反復核算著“質量賬”“成本賬”“營收賬”。當那份兼顧糧食局、財政局和公司多方利益的試點方案通過評審,2000噸優儲試點指標獲批時,他緊鎖的眉頭才終于舒展。
在糧庫升級改造的項目中,他的嚴謹作風更是出了名。項目合同簽訂前,他仔細核查施工中標單位業績時,一份模糊的驗收報告引起警覺。連續三天埋首辦公室,逐頁比對工程記錄、核查監理簽字,最終發現了資料中的不實之處。“糧食工程容不得半點馬虎!”他當即要求項目咨詢單位再核實,為項目規避了重大隱患。如今,黃山市首個氮氣氣調儲糧倉已投入使用,那些緊盯施工進度與質量的日日夜夜,依然歷歷在目。2024年“6·20”洪災期間,他帶領儲備庫員工連續備戰值守五晝夜,確保了庫內1.4萬噸市級儲備糧安然無恙,并精準調運省、市兩級1.4萬余件生活類應急救災物資,為打贏防汛救災硬仗貢獻了關鍵力量。
初心如磐的“把關人”
“主任,軍供大米到了!”聽到保管員小趙的一聲喊,站里人知道江主任又要“出診”了。江建國同志是市軍糧供應站軍供業務負責人,兼任食品安全總監和質量檢驗員。他深知軍糧供應工作事關部隊穩定和戰斗力建設,是重要的政治任務,始終將保障部隊官兵“吃得好、吃得飽、吃得放心”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。軍糧入庫環節,他嚴格執行“一批一檢一報告”制度,對每一批入庫軍糧核驗檢測報告、感官質量鑒定,并扦樣進行理化指標檢驗,絕不放過任何質量瑕疵。多年來,軍糧配送及時率、保供率、質量合格率、部隊滿意率均達100%。2024年“6·20”洪災中,他帶領軍糧庫突擊隊員1小時內徒手完成20余噸軍糧搬運架高,確保軍糧在洪災中顆粒無損,實現軍糧“零斷供”,用速度與擔當守護了群眾與軍糧的安全。
作為業務骨干,他還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邀請參與《安徽省軍糧供應規范化管理手冊》《軍供成品糧綠色倉儲技術導則》編撰工作,為全省軍糧供應管理規范化標準制定貢獻了黃山經驗,彰顯了黃山軍供在全省軍糧保障領域的專業水準和領先地位。
晚上10點,公司大院閘門緩緩落下,市場部辦公室的燈光依然明亮,宛如黑夜中一顆倔強的星。窗后,是市場部總監方聰正帶領團隊攻堅克難。桌上是層層疊疊的咖啡漬,“供銷e家 鄰禮中心”開業活動方案上布滿密密麻麻的紅筆修改痕跡。他們一邊核對電腦屏幕上的供貨清單,一邊精心規劃門店布局,力圖在有限空間內融入更豐富的商品品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