嚴格落實“第一議題”制度,抓好“三會一課”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公司支部緊緊抓住理想信念這個“牛鼻子”,切實提高政治站位;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,著力補足黨員干部精神之鈣;支部成立以來嚴格按照組織要求,按年度制定學習計劃和黨員活動計劃,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。
公司支部著重培養、吸收公司技術人員、骨干人員入黨,充實隊伍,將黨員的聰明才智引導到企業生產經營上來;在組織黨員常態化學習黨建知識的同時,定時組織全體黨員學習泉水魚養殖專業知識,提高黨員的專業技術水平,從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。
公司黨支部以“紅色泉魚”黨建品牌為抓手,積極開展黨建品牌創建活動。通過幾年的沉淀,支部提煉出了“團結奮進,自強不息,甘守清貧,樂于奉獻”的“紅色泉魚精神”,讓每一名泉魚人有了更加堅定的思想認識。今年以來陸續開展了“新春送溫暖 慰問三合村”“‘魚’你一起 并肩抗‘疫’”“五四精神映韶華 青春向黨助農忙”“攜手繪就同心圓 共筑鄉村振興路”等主題黨日活動,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、向心力。
六年來,泉水魚黨支部的助農力量沿著一線職工的腳步不斷延伸,從泉水魚核心產區休寧縣走向其他更多優質產地,足跡遍布黃山各地。特色農業的發展需要責任擔當,青山綠水間,以專業化、系統性的幫扶,規模化、可持續的“一站式”硬核服務,讓更多本地優質泉水魚搭上“經濟快車”銷往全國,激活泉水魚產業“一池清水”,跑出產業發展加速度,成為黃山地區泉水魚助農服務領域的中堅力量。
歙縣岔口鎮大坑源村原是黃山供銷集團對口幫扶村,泉水魚公司通過“租賃+用工+二次返利”的模式給村集體帶來增收。2021年黃山供銷集團對口幫扶村調整,但供銷泉水魚的服務一脈相承,泉水魚產業幫扶從未斷檔。泉水魚黨支部始終秉承為農服務宗旨,為大坑源村持續提供魚苗選配、魚病防治、成魚收購等一站式服務,推進產業扶貧向鄉村振興轉型,不斷激發鄉村“造血”活力,讓一汪山泉“熱”起來。
地處中高山區的黟縣柯村鎮三合村,水質水溫俱佳,是泉水魚養殖的天然基地。近年來,該村利用山泉水進行魚類養殖,逐步實現規模化,漁業也成為當地的主導產業。但在2021年該村泉水魚養殖過程中“小瓜蟲”病突發,傳染性極強,魚塘幾乎全軍覆沒。泉水魚黨支部了解到此情況后,立即進行技術幫扶和悉心指導。同時為了從根源進行魚病防治,更好地利用資源優勢,針對三合村啟動魚塘標準化改造,通過前期多次考察調研和實地勘探,為該基地研究制定了設計、建設方案,精心劃分養殖區域,為投養的泉水魚類提供更加優質的生存環境,改造工程目前已正式啟動。
支部黨員干部在各地走訪挑選優質魚苗,保障泉水魚魚苗供應,2022年截至目前,已為泉水魚養殖戶代購優質魚苗10萬斤左右。
泉水魚黨支部每年組織全市范圍內的魚病防治培訓會1-2次、年均上門走訪80余次,同時針對偏遠山區無法及時趕赴現場等情況,指導養殖戶通過“魚病遠診”小程序了解魚病防治等知識,黨員技術人員遠程指導、答疑解惑。
支部聯合水產專家到各基地現場進行規劃改造。2022年上半年先后為黟縣三合、祁門六都、歙縣大坑源、休寧梓源等泉水魚基地進行魚池升級改造。截至目前,由泉水魚公司參與新建或改造的泉水魚池(塘)4060口,面積約6.7萬平方米。
無論白天黑夜、無論嚴寒酷暑,支部黨員不辭辛勞幫助養殖戶進行泉水魚運輸,每年車輛行駛里程近10萬公里。
以公司為載體打造銷售服務平臺,通過線下+線上模式,以直營+代理+授權經營等方式讓“老山里”的泉水魚“走得更遠”。同時,通過參加“國際漁博會”、舉辦“泉魚美食節”“泉水魚廚藝大賽”“最美泉水魚基地”等活動,不斷提升黃山泉水魚品牌知名度。
支部創新探索“漁旅融合 互促互帶”發展新模式,積極引導養殖戶進行規模和品牌基地建設,打造以休閑娛樂型、農事體驗型、紅色教育型為支撐的鄉村旅游項目,截至目前,全市47個泉水魚養殖基地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農家樂和漁旅體驗項目,豐富了泉水魚產業的業態。
近年來,黃山泉水魚黨支部依托自身平臺、物流、供應鏈等,在“紅色泉魚精神”的引領下,堅持學習創新,扎實開展為農服務工作,實現農民增收,助力鄉村振興。2020年,泉水魚公司獲評安徽省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,黃山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。2021年,泉水魚黨支部榮獲安徽省先進基層黨組織,泉水魚公司獲評黃山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。